中国佛教由古印度传入中国,始于西汉时期,在长期传播发展过程中,它经历了无数磨难和考验,有分裂、有融合,有衰微、有兴盛,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。它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、经济、建筑、文学、绘画、音乐、舞蹈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金灭辽后,南进中原,占领了宋京汴梁及淮河以北地区,宋、辽的佛教文化对女真人影响重大。金王朝担心佛教的盛行会影响到金王朝的统治,曾在一段时间内限制佛教的发展。而佛教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、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的宗旨有利于金王朝的统治,权衡利弊,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,笼络汉族大地主阶级,金王朝在科举、学校等制度上逐步汉化,对汉人信奉的佛教尤其尊崇。
如金世宗(1161—1189年)在位期间,于燕京建大庆寿寺,曾赐沃田二十顷,钱二万贯;重建燕京昊天寺,赐田百顷,特许每年度僧十人;又修建香山寺,改名大永安寺,赐田二千亩,钱二万贯;他的生母贞懿太后出家后住东京,特为其创建清永禅寺,由内府给营建费三十万,寺成后更施田二百顷,钱百万,寺内僮仆多至四百余人,其富饶可想而知,对佛教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。
金代佛教场所的兴建,金王朝对佛教的尊崇,上至皇亲国戚,达官贵人,下到贫民百姓,礼佛成为一种习俗。随着佛教的日益发展,建寺院所需的建筑构件、佛造像及礼佛用品的需求原来越大,对位于河北观台、彭城、临水等地的磁州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磁州窑工匠顺时应势,根据人们的喜好,生产了大量精美的礼佛器。
一、建筑脊饰
(一)金代黄绿釉迦陵频伽脊饰
这件黄绿釉迦陵频伽脊饰,高45.2厘米,胎质灰白坚硬,表面釉色有黑、绿、黄三彩。人首鸟身,腹部以上为人形,头挽发髻,面部丰满慈祥,两手合掌于胸前。腹部以下为鸟足,双腿连爪抓立于底座上。背后生双翅,羽翼丰满,尾巴向上翘起,造型非常优美,是典型的精美之作。
它汇集了多种装饰手法,以雕刻为主,兼用刻、剔、绘、模印等技法,充分展示了磁州窑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烧造水平,是金代建筑装饰中少有的珍品,也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不二见证。
佛教给这种“人首鸟”赐名迦陵频伽,并称为“极乐净土之鸟”“妙音鸟”。佛经故事传说,当年释迦牟尼在精舍修行,为弟子传经说法时,迦陵频伽飞来,环绕释迦牟尼身边,且歌且舞,其声美妙无比。听佛法时间久了,本身也顿悟成佛。
(二)金代力士脊饰
力士脊饰,均出土于观台窑址,他们或蹲或坐,上身袒露、下着短裙、赤足。裸露的上身和手臂显露出全身结实饱满的肌肉和硬朗的线条,体现出力量与阳刚的美。
力士,是佛教引入中土的一个词语,《长阿含经》卷四称“力士”为“末罗”。有两种解释,一是指大力之男子;二是指一种大力的种族。佛教文献和造像中往往以力士为护法金刚,给人以威武雄壮之感,增添了佛教的震慑力和庄严性。
(三)金代摩羯脊饰
摩羯脊饰高37厘米,素胎、质地粗而坚硬,造型为跃动的鱼,昂头怒目,口呲侈,遍体刻满鳞片,两侧生飞翅,尾高甩欲跃,两爪与腹底支柱成三角鼎立于筒瓦上,形象生动,栩栩如生。
摩羯,俗名飞鱼。摩羯造像刚传入中国之时,基本保持了它威猛恐惧的原生态造型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五载:“至辛头大河,河西岸有如来作摩羯大鱼,从河而出。”但随后,中国人喜欢用自己的文化模式来解读摩羯——隋唐时摩羯的造像,除了卷起的长鼻子外,又被加上了“鱼”与“龙”的造型特征;到晚唐,摩羯造像已是长出龙角和双翼的形象,并被命名为“鱼龙”。辽金时期,中国摩羯造像中那个标志其来源的长鼻子也慢慢消失了,完全变成了中国版的龙头鲤鱼身的摩羯造型了。
(四)倒立狮脊饰
倒立狮脊饰素胎,高33.5l厘米,胎质灰白坚硬,呈倒立式,方头,大嘴,两眼目视着前方,身躯竖立,两条前腿立在一块弧形的板瓦上,腹下有一支柱,后两腿腾空,尾巴卷物,神态自然,形象逼真。
蹲狮脊饰(图九),高31厘米,胎质灰白坚硬。狮子头略向上仰,方头,短颈。双眼目视前方,鼻子上有一黑点,小耳,大嘴,左右各有一牙外露,蹲卧于一个圆柱体上,圆柱中空。
说起狮子,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中国境内没有狮子这种动物,但狮子的文化却源远流长、丰富多彩。这种产自异国他乡的动物为什么受到中国民众如此青睐呢?东汉时期,佛教开始盛行,而佛教又以狮子为灵兽。《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》载:“佛初生时,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,待列门侧”;《景德传灯录》记载“释迦生时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……作狮子吼;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”;《大智度论·七》载:“佛为人中狮子,佛所坐处若床,若地,皆名狮子座”;又传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狮子。狮子随佛教传入我国,被人们视为“猛”与“仁”结合在一起能驱魔辟邪护法的瑞兽。人们希望以狮子“百兽之王”的威猛吓阻四面八方的邪魔妖怪,这与其“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”的佛教圣兽意义是一致的。
(五)金代 三彩宝珠脊饰
该脊饰高15.5厘米,呈火焰型,焰施黄釉,中托一绿釉宝珠,火焰顶有透气孔。一般“位于塔刹顶部,刹顶由仰月、宝珠或火焰宝珠等构件组成。”刹顶的三彩脊饰,光泽鲜艳,熠熠生辉,更为建筑物增添了几分壮丽和神秘。
宝珠作为消灾、吉祥的象征,人们用它以祈求幸福平安、招财进宝,已成为
传统习俗。
二、礼佛用品
佛教中礼佛是一门学问,通俗来说即佛教徒向佛像礼拜,采取的仪式就是烧香、拜佛、供养。磁州窑也生产了大量的日常礼佛用品,有佛龛、香炉、灯等各种器具。
(一)佛龛
佛龛即供奉佛像的小阁子,造型源于建筑又精于建筑,通常为小型房舍,显得格外精巧。
这件佛龛素胎,平顶出檐,檐下划忍冬纹和云头纹,门楣镂空雕菱形纹,前有门,门框前凸,两侧壁上部额墙划忍冬纹和云头纹,中部镂空,下部山墙划菱形开光,顶部有细线刻铭文“天德四年(公元1152年)五月五日杨家制”。
(二)行炉
佛家认为“香为佛使”“香为信心之使”,焚香是佛事活动中必有的内容。佛家有一种修持为“经行”,即手捧香炉围着佛像绕行三圈、七圈或更多,谓之“行香”。最早的香炉为鹊尾炉,多为铜质或银质,也有少数为纯金制成,金属性的材质就决定了只有王公贵族或特殊人物才能使用。
行炉为礼佛时焚香所用,因为这种香炉既可以放置在原地使用,也可以手持行走使用,故称为行炉。
在观台磁州窑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行炉,磁州窑的行炉就是佛事香炉中逐步演化来的一个造型。磁州窑从中下层民众需要出发,于北宋时期就创烧出了陶瓷质地的行炉,并借鉴金银器、青铜器的工艺手法,点彩、珍珠地、篦划花、缠枝花等各种技法灵活运用,使行炉的样式多种多样。
到了金代,行炉的样式更加文雅、端庄,装饰技法也有所变化,红绿彩、白地黑花的技法非常盛行。
(四)香薰炉
这件香薰炉,素胎,口径20.6厘米,底径15.5厘米,高22厘米。炉为圆口、直腹,炉周壁镂空雕缠枝花卉纹,喇叭形足,足内空。